Monday, April 4, 2011
米鄉適耕莊10年350間‧稻田建燕屋
養燕業對大馬經濟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吃重,而一直是盛產海鮮和稻米的“魚米之鄉”適耕莊土地肥沃,水源豐沛,近年來還有引燕的新興工業崛起,使小小的適耕莊召來多達350間的燕屋進駐,迅速升級為“燕子城”,不僅造福鎮民,也帶旺了小鎮的經濟發展,讓人人都發燕窩財! 大馬近年來流行以空置的店鋪改造成燕屋,在當局為防止傳染病及燕聲干擾居民生活而立法管制,養燕者開始轉戰農耕地,到農場建立燕屋。 在適耕莊,短短10年內就有350間燕屋林立,這還不包括一些“低調”隱蔽在小鎮某處的燕屋。《光明日報》走訪適耕莊時,處處可見一棟棟四五層高的燕屋豎立於稻田區,一些燕屋上空不時有燕子紛飛,與青翠的稻海相映下形成一幅美麗的風景。 適耕莊天堂鳥燕窩銷售有限公司兼燕之屋專科設計業者謝耀城接受專訪時指出,引燕行業只適合在沒有四季之分的地區發展,例如印尼、緬甸、越南等。 助農民減害蟲 他說,中國的燕窩需求雖龐大,卻因為四季變化的氣候而不適合引燕,需從其他國家進口燕窩。他提出,燕窩講究空氣指數,適耕莊工業區少,空氣未受污染,而且水份充足,最適合引燕。 “適耕莊的稻田也有利於引燕業,這是因為稻田有許多昆蟲,是燕子的天然飼料,燕子飛出屋外即可輕易覓食,也可以協助農民減少害蟲,兩者相輔相成。” 他形容,引燕也是一種“救燕”的行為,因為燕子一般在樹上築巢,很容易就被蛇、貓頭鷹等吃掉,所以,築燕屋引燕實際上是拯救燕子,讓燕子繁殖得更快。 “以前,引燕是貧窮人的行業,至今,窮人因為引燕變得富裕,而富裕的人繼續引燕,使引燕業的發展越來越競爭。” 開放參觀‧燕屋成景點燕屋也可以是旅遊景點! 謝耀城說,一般業者都不大願意讓外人參觀燕屋,其一是擔心引燕的獨家技術外泄,其二可能是燕屋衛生欠佳,避免外人參觀後從此對燕窩失去胃口。 不過,他表示,隨著燕屋蓬勃發展,如今已有業者主動開放燕屋,設立“一站式”的引燕與燕窩加工工廠讓公眾參觀,形成另一種旅遊景點。他帶記者參觀其中一間位於商業區的燕屋,內有上下二層樓,兩層樓的頂部都築滿長方型的木架,供燕子造窩。 他說,燕子通常會在木架每隔3吋的地方築巢,一旦有燕子已在木架一角造窩,即使日後造窩不成,或燕窩被採下,其他燕子也不會飛往相同的位置造窩,這是燕子的其中一種自然“共識”。燕子感應力非常強,即使燕屋裡漆黑一片,燕子也能知道哪個是自己的窩和蛋,絕不會錯住其他燕巢。 播燕鳴聲引燕子 謝耀城指出,燕屋所有設備必須配合妥當,才能成功引燕。 “不是鳥聲播音量大就有燕子蜂擁而來,燕屋的衛生也很重要,除了避免影響燕窩品質,也要避免影響周遭的居民。” 他提到,早期引燕為求達到自然效果,業者會捕捉燕子引燕,即在燕屋裡綁著燕子的腳,讓燕子的鳴聲吸引其他燕子到屋裡來築窩,過後再把燕子釋放。 至今,大多數業者都是使用播音器播放燕子的鳴聲引燕。 “以往使用卡帶,音效有時會變質‘走音’,現在採用光碟和電腦技術,效果更好。” 至於燕屋內是否適合安裝冷氣讓燕子享受一番,謝耀城說,室內溫度是控制燕窩大小的因素之一,充足的水份可以催生良好品質的燕窩,但是水份過多或太少,也會使燕窩發霉或乾燥,即使採集下來也無法賣到好價錢。 他說,一粒完整燕窩的築成需時45天,他的燕屋是使用養雞的噴霧器控制室溫,而且每月需清理燕屋至少1次,以控制環境衛生。他提到,一些獨立燕屋,如設於稻田的獨立燕屋設有自動排污系統,使燕屋更衛生。 屋價翻漲逾3倍 引燕業帶動了適耕莊的經濟發展,尤其舊屋(商店或房屋)產業售價更翻漲3倍以上,把適耕莊變成“燕子城”。謝耀城坦承,至今要投資引燕生意也不便宜,例如築建一棟30乘80呎的雙層燕屋就要至少50萬令吉的成本。 他透露,在適耕莊引燕行業里,逾96%是華裔,其餘是巫裔和印裔等其他友族。在適耕莊,行內人有多種辨認燕屋的方式,除了稻田內單獨一棟的封閉式燕屋,一般店屋屋頂如果設有圍籬防盜就應該是燕屋了。 大馬引燕業經驗尚淺 謝耀城披露,目前有人在設計一種名叫“奎室”的新穎養燕技術,燕屋室內全面封閉,業者定時提供飼料和食水供應,燕子無需出外覓食。 “這種養燕方式不是很天然,而且未證實是否有效,但是已有人在鑽研,預料在兩三年後可以看到成績。” 他告訴記者,他從事引燕業14年,曾經到國內外引燕區參觀和考察,他看過有些業者的燕屋非常豪華,令人難以想像。 此外,他說,大馬引燕業只有40多年經驗,與印尼超過100年的引燕史相比,還有進步的空間。“印尼每日燕窩產量超過100公斤,大馬的引燕技術與印尼相比可說是小巫見大巫,國內業者仍需努力。” 屋燕每隻每天盈利25仙 根據統計,飼養屋燕每隻每日可帶來25仙的盈利,行內人常說:“你引燕三年,燕子養你一輩子”。時下引燕的人都深信“養燕防老”的說法,不過,隨著人人都養燕防老,競爭日益激烈,引燕不再是“包賺”的行業了,加上引燕的人盲目投資,燕子養不成,還會慘遭執法單位取締,損失慘重。 謝耀城說,其實引燕是個輕鬆的行業,只需要提供燕子住處(築建燕屋)和食水,燕子就會很感激,“因為燕子白天出外覓食,晚上回來築鳥巢或孵蛋,如果燕屋獲得良好的照顧,不怕燕子不飛回來築巢。” 他表示,許多人的燕屋越做越大,從原有的兩層樓變成三四,甚至五層樓,燕子不斷在燕屋上空盤旋,這是成功引燕的典範。不過,他坦承,有些業者志在賺錢,沒有用心引燕,以致燕子最終棄屋而去,逾有70%的引燕業者因為盲目投資而導致血本無歸。 “燕屋需要時間去照顧,例如定時清理燕屋,否則燕窩就會泛黃,品質也不理想。” 他勸請有意引燕者在投資前應深入瞭解狀況,明白引燕需費時照顧燕屋,如定時清理燕屋糞便、調整屋內潮濕度、採集燕窩、擴充燕屋等,如此才能長久經營。 出口中國漲幅逾6倍 本地屋燕燕盞一旦出口至中國,身價隨時從每個35令吉暴漲至225令吉,漲幅超過6倍!謝耀城聲稱,屋燕燕窩市價每公斤4500令吉,約有150至160個燕盞,這些燕盞在本地市場每個只售35令吉,但是,一旦出口至中國便使燕盞身價暴漲至每個225令吉,胥視包裝和品質而定。他指出,由於燕窩有價,因而引來匪徒破屋偷燕窩,越來越多的業者在燕屋安裝防盜系統,有者更誇張聘請保安看守,防止燕屋遭爆竊。 業者混淆養燕指南 縱然農業及農基工業部長拿督斯里諾奧馬已公佈《國家養燕業發展指南》,但是養燕業者仍對指南詳情感到混淆,而雪州政府則表示繼續發放臨時執照給符合標準的業者,直到農業部和獸醫局有完整的規劃和指示為止。 養燕業發展指南一直是引燕和養燕行業極具爭議性的課題,一些業者受詢時聲稱,雖然農業部的指南已經公佈,但是他們還是感到毫無頭緒,目前只能等待養燕公會在2月27日召開的會議公佈詳情。 業者可獲臨時執照 掌管雪州地方政府、研究與考察事務的行政議員劉天球受訪時指出,農業部確實公佈了《國家養燕業發展指南》,但執法和行政的工作落在獸醫局身上。 “我們獲得的消息是,身負重任的獸醫局對這項宣佈也感到措手不及,不知從何執法和操作,所以,雪州政府給予配合推出的指南也因此‘難產’。” 他表示,引燕和養燕業者還是可以獲得州政府發出的臨時執照,直到獸醫局釐清有關的指南後再作決定。 友情转载光明日报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